6月25日下午,2024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上举行。
“拓扑电子态计算预测及其材料发现”“功能介孔材料设计合成与应用”“风尘堆积与亚洲气候格局重组”“信息超材料”“铌酸锂光子芯片”5个项目获得陈嘉庚科学奖,马滟青、田一超、左智伟、高璞、葛亮、王敏、晏宏、朱军、李苏植、赵智胜10位青年科学家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陈嘉庚科学奖是以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励,其前身是1988年设立的陈嘉庚奖。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银行共同出资成立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设立陈嘉庚科学奖,旨在奖励近期在中国做出的重大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于2010年设立,旨在奖励在中国独立做出重要原创性科学技术成果的青年科技人才。
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均设立六个奖项,分别是数理科学奖、化学科学奖、生命科学奖、地球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和技术科学奖,依托中国科学院学部平台组织评审,每两年评选一次。每项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奖金为100万元人民币,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每位获奖人奖金为20万元人民币。
截至2024年,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共组织11次陈嘉庚科学奖的推荐和评审工作,共产生41项获奖项目,55位科学家获奖;共组织7次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的推荐和评审工作,共有42位青年科技人才获奖。
左智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我院2003级校友,发展了极具挑战性的惰性碳-氢、碳-碳键光催化转化新模式和新反应过程。
(来源:中国科学报)